专业涵义: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我校新兴特色专业。重点服务于区域发展与文化建设,体现科学与艺术深度融合特色的交叉学科专业,依托数字技术创作、生产、传播、运营规律及相关支撑技术研发与应用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繁荣,社会文化增进文化交流,丰富文化生活,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专业面向数字媒体、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求,秉持“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学用一体”育人模式,培养兼备艺术与技术的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2021年度首次获批招生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现有学生158人。
特色优势: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主要围绕环渤海经济带石油化工特色宣传、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的需求,秉持产教融合的培养理念,构建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机制,以“校企共建,产教融合”为教学创新点,打造“思政融入、技艺交融”特色教学,推进区域品牌服务、信息设计和文化创意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办学条件:
1. 师资情况
设计系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奋发有为的优秀师资队伍。目前,专业教师17人,高级职称占比35%,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比例65%,具有博士、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53%,具有硕士学位人数占比100%,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比52%,具有3个月以上行业企业锻炼经历教师占比80%;教师毕业院校多为国内“双一流”重点大学和八大美术院校,学科领域涵盖艺术理论、艺术设计、绘画、计算机、影视文学、传播学等多个学科,在学科建设上进行交融、互动,而且还构建了多学科渗透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
2. 实践教学条件
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专业不断加强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实习实训基地、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校内建成数字影像艺术、图形图像艺术、数字化工艺、数字影视制作、数字动画制作、民间工艺等7个专业实验室,校外与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营广播电视台、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宣传文化中心等公司企业建设了20多个实践基地。2021年12月于中国直播产业创新基地(东营)签订校企合作共建协议,共建东营地区数字媒体产业示范项目,搭建科研与教学实践平台,校企联合推进“产教训”融合。
主要成果:
1. 教科研成果
近3年来,设计系承担纵向科研课题20项(省级1项,厅局级19项),横向科研课题3项,总经费超过46.05万元。承担各类教研项目6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项。国内外期刊发表文章10余篇,授权专利2项。
2. 人才培养成效
近3年,指导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山东省高校美术与设计专业基本功比赛、山东省科技节等重要竞赛等学科竞赛中获奖等级奖136项,国家级13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8项),省级123项。其中,平面设计作品《甜蜜时刻,由我箱伴》《我负责保鲜》分别荣获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一等奖,短视频作品《来给生活比个耶》和《你的坚持终将美好》在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广播电视局联合主办的山东省首届高校思政短视频大赛中分别荣获学生组一等奖、二等奖。
主干课程: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影视拍摄技术、视听语言、人机交互界面设计、数字广告创意与表现、二维动画设计、三维动画设计、信息可视化设计、数字声音处理、影视栏目制作。
培养目标: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立足于当今互联网时代的媒体智能化发展趋势,通过系统、前沿的专业课程体系以及大量的专业技能实践,培养能够掌握影视特效,影视后期制作、网络视频制作及相关工具应用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在传媒及文化产业相关领域从事影视后期、网络媒体的策划、创作、制作、传播,兼备艺术与技术的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
就业方向:
该专业就业前景广阔。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应用领域异常广泛,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毕业生既可从事以计算机图形应用为基础的各类设计,服务于与IT有关的各个方向;也可在文化传播机构、网络媒体公司、电子商务、新闻媒体机构、影视制作公司、动画设计公司、品牌设计公司、广告公司等相关行业从事动画、电视栏目包装、游戏、影视、广告、互联网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