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专业
(专业英文名称:Musicology 专业代码:130202)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山东,辐射全国,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具备系统的音乐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同时具备相关学科领域理论素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健全人格和社会责任感,适应我国现代化经济文化建设发展需要的“实基础、强能力、重应用、求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能够在教育、文化、媒体、创编等领域具有教学、研究、表演、管理等能力,并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专多能专业人才。毕业后能在中小学、文艺团体、文化机关、广播电视或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音乐教学与演出、音乐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及其他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工作。
毕业5年左右,应具备以下素质和能力:
1.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与道德水准,热爱从事的音乐事业,勇于担当和奉献,有能力服务社会;
2.具有较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程度的声乐演唱能力、钢琴演奏和伴奏能力;
3.能够独立在各级教育部门从事音乐课程的教学工作;
4.能够有效组织、策划企事业单位文化艺术活动,传承和弘扬中国民族音乐文化;
5.具备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利用现代化设备进行教学和科研的能力。
6.具有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意识,了解音乐及基础教育改革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具备创新精神。
二、毕业要求及实现矩阵
通过在校期间对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及选修课程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接受音乐学方向系统的训练,了解音乐教育教学规律,在音乐技能、作品鉴赏、写作能力、文化传播与组织管理等方面得到全面锻炼,具备一定的应用技术能力,服务社会。
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素质:
1.具有扎实的音乐专业基础知识,具备初步的音乐分析、研究、评论与鉴赏能力;
2.具有扎实的音乐基本技能(声乐演唱、器乐演奏、形体舞蹈、自弹自唱),具备音乐教学的基本能力,胜任学校及企事业单位音乐活动的组织、策划、指导和排练;
3.具有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音乐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和开展专业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够独立开展音乐(音乐教育)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或解决方案,取得一定研究成果;
4.具有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具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传播、普及音乐文化知识的能力;
5.具备团队协作共事、终身学习意识和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在本学科及多学科团队活动中与团队成员协作共事,并作为成员或领导者在团队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实现素质、能力和知识水平的不断提升,适应社会和个人可持续发展;
6.具备获取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理解能力,尊重和理解世界音乐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能够继承和弘扬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和任同感;
7.具有较强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8.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毕业要求指标点分解及实现矩阵
毕业要求 |
指标点 |
实现课程或教学环节 |
1. 具有扎实的音乐专业基础知识,具备初步的音乐分析、研究、评论与鉴赏能力 |
1.1 掌握必备的音乐基础知识,保证音乐技能学习的理论基础 |
乐理与视唱练耳、视唱练耳、和声学基础、曲式与作品分析 |
1.2 掌握音乐学专业理论知识,了解中西方音乐发展脉络 |
中国音乐简史、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民族民间音乐与地方戏曲欣赏、音乐学概论 |
2. 具有扎实的音乐基本技能,具备音乐教学的基本能力,胜任学校及企事业单位音乐活动的组织、策划、指导和排练能力 |
2.1 掌握声乐、钢琴、舞蹈、伴奏及其它器乐的表演技巧 |
声乐基础、声乐、钢琴基础、钢琴、形体舞蹈、钢琴即兴伴奏、歌曲弹唱、专业技能考核、毕业实践演出 |
2.2 具备音乐教学基本能力,具有从事音乐表演和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能力、艺术管理能力 |
音乐教学法、舞台表演与实践、钢琴、声乐、钢琴即兴伴奏、歌曲弹唱、合唱与指挥、教育见习、教育学、学科前沿知识讲座 |
2.3 具备音乐实践和舞台表演能力 |
舞台表演与实践、专业技能考核、毕业实践演出、专业实践、舞台表演与实践 |
3. 具有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音乐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和开展专业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够独立开展音乐(音乐教育)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或解决方案,取得一定研究成果 3. |
3.1 具有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音乐文献检索、信息查询与 资料收集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文字写作及表述能力 |
学年论文、音乐学概论、学科前沿知识讲座、专业实践、专业考察、毕业论文写作、大学英语 |
3.2 独立开展音乐(音乐教育)研究,取得一定研究成果 |
和声学、音乐史、音乐学概论、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写作、专业考察、专业技能考核 |
4. 具有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具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传播、普及音乐文化知识的能力 |
4.1 具备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掌握计算机、互联网及常规软件的运用 |
普通话过关考核、教育实习(毕业综合训练)、计算机应用技术实验、音乐教学法、心理学 |
4.2 掌握常规音乐软件的运用,具备一定的音乐创编能力 |
和声学、歌曲作法、曲式与作品分析、专业技能考核 |
5. 具备团队协作共事、终身学习意识和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在本学科及多学科团队活动中与团队成员协作共事,并作为成员或领导者在团队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实现素质、能力和知识水平的不断提升,适应社会和个人可持续发展 |
5.1 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在本学科及多学科团队活动中与团队成员协作共事,并作为成员或领导者在团队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实现素质、能力和知识水平的不断提升 |
思想道德与法治、军训、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合唱与指挥、专业实践、毕业实践演出、教育见习、专业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学 |
5.2 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能力,能够通过不断学习,适应社会和个人可持续发展 |
形势与政策、教育实习(毕业综合训练)、专业考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毕业论文写作、专业技能考核、音乐教学法、心理学、创业基础通识教育选修课、考取技能证书或教师职业资格证书 |
6. 具备获取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理解能力,尊重和理解世界音乐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能够继承和弘扬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和任同感 |
6.1 获取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实习(毕业综合训练)、毕业论文写作、专业技能考核、计算机应用技术实验、创业基础通识教育选修课 |
6.2 了解国际动态,尊重和理解世界音乐文化多样性,能够继承和弘扬中国民族音乐文化 |
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中国近代史纲要、军事理论与国家安全、音乐教学法、民族民间音乐与地方戏曲欣赏、中国音乐简史、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写作 |
7. 具有较强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7.1 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
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军事理论与国家安全、中国近代史纲要、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
7.2 良好的职业道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音乐教学法、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综合训练)、教育学 |
8. 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
8.1 具有健康的体魄 |
军训、体育、通识选修课 |
8.2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
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实习(毕业综合训练)、通识选修课 |
三、主干学科与专业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音乐与舞蹈学
专业核心课程:乐理与视唱练耳、钢琴即兴伴奏、声乐、钢琴、中国音乐简史、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和声学基础、音乐教学法。
乐理与视唱练耳:本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音乐教育方向)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具有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相结合的学科特点。主要教授有关音乐基本理论和识谱、听音的基础知识,以及由此拓展的音乐认知、表现和审美能力。《乐理与视唱练耳》 以视唱练耳基本技能的学习为重点,立足于对乐音音响的感受,将音乐基础理论知识渗透其中,使其音响化,以音响再现音乐基础理论各个类别的内容,通过弹、唱、读、听、写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对其基本概念、内容、类别、特性进行诠释和表现,引导学生用最便捷的方法获取最全面的音乐基础知识和信息,为进一步学习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其对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与理论修养具有重要作用。
钢琴即兴伴奏:本课程是音乐专业学生毕业成为中小学音乐教师所必备的技能。这门交叉学科融钢琴技巧、键盘和声及创作与一体,有其独立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该课程通过讲解即兴伴奏基础理论知识,弹奏键盘和声练习以及不同程度的歌曲配弹讲解与弹奏等方面的训练,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各类歌曲的配弹方法,从而较好地掌握钢琴即兴伴奏的技能。
声乐:本课程为音乐学专业课程,根据学生综合条件的差异性,结合学生的能力与兴趣,辅以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意大利语等教学,帮助其树立和巩固正确的发声方法,使其养成科学的发声习惯,逐步掌握声乐演唱的要领,科学、创新地诠释作品,同时培养学生舞台演唱的能力。
钢琴:本课程为音乐学专业课程,通过钢琴演奏教育,使学生把握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和技巧,并加深对音乐的理解,提高音乐素质,能够弹奏相应程度的乐曲、伴奏曲,掌握一定的教学能力和实践演奏能力,具有较熟练的视奏、移调和较为灵活的即兴伴奏能力及钢琴指导能力。
中国音乐简史:本课程是梳理中国音乐历史文化面貌的发展脉络和主体框架的课程。中国音乐史发展主要有四个时期:先秦的钟磬礼乐、汉唐的歌舞伎乐、宋元明清的剧曲音乐和近现代音乐。《中国音乐简史》主要以这四个时期为章节,分别介绍各时期主要的乐舞、乐器、乐律、音乐思想和其他音乐形式,让学生掌握中国音乐历史文化的发展,注重纵向的音乐历史文化发展状态,以理论教授与音乐欣赏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本课程内容为讲述从古代到现代的西方各时期的音乐风格,了解不同历史时 期的划分原因、音乐流派、作品风格和表现手法。熟悉各时代的音乐文化现象,掌握西方音乐发展的历史规律。重点介绍各时期重要的音乐家成就,他们的音乐特点及历史贡献。同时欣赏各时期有代表性的重要作品,阐述音乐的形式和与题材内容的联系,分析体裁、乐曲、乐谱的特点,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其对优秀作品的认识和记忆。
和声学基础:本课程是音乐学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增强学生对音响的感知能力,能够建立多声部的听觉思维和进行多声部音乐写作,最终熟练地掌握初级和声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方法,同时也为学生学习歌曲作法、复调、曲式与作品分析、配器等技术理论课程打下坚实的和声基础。
音乐教学法:本课程是研究音乐教学的理论及其运用,以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为依据,阐述音乐教学的目的、任务及教材编选原则,研究音乐教学规律,提示音乐教育计划要点,探讨乐理、视唱、声乐、器乐、音乐欣赏等教学的步骤与方法,提供音乐学习经验方法,确定音乐教育评价基础。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将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及音乐专业知识、技能应用于音乐教育实践的能力。
四、毕业要求及学时、学分分配
标准学制:4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学位
分类 |
学分 |
学时 |
备注 |
必修 |
理论 |
84 |
1536 |
|
实验 |
|
|
|
实践 |
41 |
42周+136学时 |
|
选修 |
专业选修课程 |
30 |
480 |
含实践32学时 |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
10 |
160 |
|
毕业要求 |
1. 学生须修满本教学计划要求的165学分,取得规定的素质拓展学分,并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达到本专业要求的培养要求与规格,方可毕业。 2. 符合条件者,可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
五、指导性教学计划及进程安排